close

歧視?忽視?無視?

 

早期,台灣民眾對外勞充滿種族歧視的刻板印象。好比有台灣雇主認定菲傭偷竊,因為他們是「海盜的後裔」,或認為移工母國的低度發展,是因為熱帶地區人民生性懶惰。女性移工被男雇主性騷擾甚至性侵,是因為穿著暴露主動勾引,有些甚至被汙名化「假打工、真賣淫」。外勞被苛扣薪水,甚至打罵虐待的新聞也時有可聞。

 

 

移工的工作權益並未受到法律保障。2014年勞動部調查發現,高達68.6%家庭看護例假日沒有放假,推估有4.8萬名家事外勞全年無休。外籍看護與幫傭的基本薪資,在凍漲18年後,去年七月才從15,840元調漲為17,500元,九月又調降回17,000元。台灣內部也有許多勞工問題沉痾,當本國勞工都未必能成功爭取權益時,只怕很難從體制面改善移工處境,何況有時亦會牽扯到國家間的外交政治角力。

比起歧視,集體的「看不見」或許更糟。多數台灣民眾對東南亞國家的認識僅限於吃喝玩樂,深究其政治經濟現況與文化背景便空白陌生。曾經有雇主要求穆斯林移工吃掉晚餐剩的五花肉,不吃便責罵她浪費食物,不識好歹;Umi跟新雇主面試時只關心一個問題,「我可以包頭巾嗎?」

當地處邊陲的台灣力求放眼世界,關心以巴衝突、法國恐攻、歐洲難民潮的同時,何不也回頭凝望島上的移工朋友們,這也是某種「培養國際觀」的方向。

 

外勞開放來台22年,但你真的了解他們嗎?台北車站街訪:4位外籍移工來台心聲(開放引進外勞22年了,我們準備好一個能夠彼此同理、尊重學習的社會了嗎?多虧了燦爛時光發起的運動,阿嬤過世後看來總是心事重重的Umi,在讀到這本據說超好笑的書後露出甜美的笑容。在語言文化不通的異鄉,能讀到一本看得懂、能讓人思考的書籍是多麼美麗的事。)圖片來源:美麗佳人

 

 

跨越隱形的界線

 

一個國家對待「異鄉人」的方式,也反映出自身文化的進步。有幸的是,近10年來台灣民間一直有許多團體默默溫柔耕耘,為推動多元族群交流努力。《四方報》便是一例,擁有越南文、泰文、印尼文、菲律賓文、柬埔寨文、緬甸文各種版本,刊登東南亞新聞外,也翻譯台灣時事,大量採用讀者來稿,讓散落四面八方的移工朋友彼此打氣慰藉、交換資訊,也做為爭取權利的發聲管道。

去年,《燦爛時光》東南亞主題書店發起「請帶一本你看不懂的書回台灣」活動,將募得的書籍提供給東南亞朋友免費借閱,可以畫重點,沒有還書期限。有雇主來幫家裡看護借書,也有新住民媽媽帶小朋友來看繪本。像點燃黑夜裡的燭火,這樣的理念感染了其他有心民眾,在基隆的小雜貨店,或台中東勢的五金行,紛紛開辦起小型圖書館。每週日下午,志工拖著一大箱書出現在台北車站大廳,化身「行動圖書館」,一圈圈移工中開始出現靜靜閱讀的美好景象,但還是每次都有民眾向鐵路警察檢舉。

 

外勞開放來台22年,但你真的了解他們嗎?台北車站街訪:4位外籍移工來台心聲(移工作家 Justto Lasoo 及燦爛時光策展人吳庭寬和來借書的移工朋友聊天。)圖片來源:美麗佳人

 

燦爛時光策展人吳庭寬說,「多數人沒有意識到自己設了界線,那個界線很模糊,也不容易跨越。比方說,你願不願意坐在地上,跟你身旁的移工朋友聊一聊,彼此分享食物?其實只是一念之間,心放寬想坐就坐了。如果這個社會只容許別人來適應我們,那是很暴力的行為。我覺得台灣是一個充滿機會的地方,每個人因為不同原因來到這個島嶼上,除了原住民之外,其實大家都是移民的後代。認識移工或者新住民,其實也是回過頭認識自己。」

 

外勞開放來台22年,但你真的了解他們嗎?台北車站街訪:4位外籍移工來台心聲圖片來源:美麗佳人

 

在車站編號F24樑柱旁,Mala 專注翻著印尼華僑羅姊給我的印尼雜誌《INTAI》。Ida來找朋友聊天,順便帶來幾袋傳統印尼小吃(某種發酵木薯炸物)和大家分享。Umi 讀起印尼童話集,因為要講晚安故事給老闆的小朋友聽。

這些異鄉人不約而同匯流到台灣,有人是因為無法掌控命運,有人為了掌控命運,有人命運因此而改變。撕開他們身上重重的「外勞」標籤,會看見一張張各有姿態的臉,帶著各自的故事嵌入了台灣繽紛的風景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瑞強國際人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